Workflow
刘慈欣:人工智能等技术发展为科幻创作创造良好条件
中国新闻网·2025-08-06 22:29

科幻产业发展现状 - 北京市科委计划到2027年推动全市科幻产业重点领域规模突破千亿元大关,培育引进龙头与重点企业,打造全球影响力科幻IP及主题展示场景 [3] - 石景山区作为北京市科幻产业"一核多点"布局核心,已集聚科幻企业236家,2024年实现收入153亿元,占全市总量近三分之一 [4] - 石景山区形成"科幻+"产业生态,衍生出科幻影视、工业仿真、游戏文旅等新兴业态,构建跨界融合创新体系 [4][5] 政策与产业布局 - 北京市出台《北京市促进科幻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5-2027年)》,构建全方位政策支持体系,推动科幻产业强链、固链、延链 [3] - 石景山区搭建共性技术平台,建设科幻消费综合体、元宇宙社交空间,举办电竞嘉年华等活动,形成"赛事引流—场景体验—消费转化"闭环 [4] - 石景山区以北京未来数字空间创新试验区建设为契机,推动人才、资金支持及先行先试政策落地 [4] 技术与产业融合 - 人工智能与航空航天技术进步为科幻创作提供条件,推动科幻作家创作更大胆 [1][5] - 元航资本指出投资中出现的"黑科技"多带有科幻属性,代表技术原理性突破 [5] - 北航人工智能研究院构建空天地海一体化智能网络,未来卫星或可自主执行任务提升生产力 [6] - 中国电科网通集团提出6G时代将实现感知一体化、通算处理融合,形成万物互联网络 [6] 产业活动与平台建设 - "科幻+"产业创新主题沙龙搭建科幻与科技、产业、资本跨界交流平台,推动科幻IP与科技创新深度融合 [5] - 沙龙将围绕前沿科技场景开展常态化讨论,促进科幻设想产业落地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