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发布与意义 -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发布《电力市场计量结算基本规则》,标志着涵盖电力市场各品种各环节的“1+6”基础规则体系初步构建完成 [1] - 该规则填补了全国统一电力市场“1+6”基础规则体系的最后一块空白,为建设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奠定坚实规则基础 [3] - 统一电力市场规则是落实国家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战略部署的必然要求,是电力市场打地基、立规矩的基础工程 [4] 规则出台背景与目的 - 随着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设深入推进,煤电、新能源、工商业用户全面参与市场,各地计量管理要求不规范、单位不统一、流程衔接不顺畅等问题逐渐凸显,亟需国家层面统一规范 [2] - 规则旨在规范电力市场计量结算行为,强化结算风险管理,统一电费收付要求,切实维护各类经营主体合法权益 [2] - 以往电网对发电企业的结算周期差异巨大,有的地方是10个工作日,有的是20个工作日,有的在1个月以上甚至更长 [2] 计量业务规范 - 规则要求市场经营主体应具备独立计量条件,计量装置应满足最小结算单元要求并安装在产权分界点 [2] - 计量数据需满足结算最小时段和周期要求,计量装置实行定期校核,并明确了校核费用的承担方式 [2] 结算业务规范 - 规则明确了市场经营主体、电力交易机构、电力调度机构、电网企业等各类市场成员在结算方面的权利与义务 [3] - 规范了结算准备、电费账单编制与发布、电费收付、追退补和清算等结算全业务流程和时限要求 [3] - 统一了度量单位和结算科目式样,统一结算周期,原则上现货市场连续运行地区采用“日清月结”的结算模式 [3] - 要求交易机构开展结算风险评估,市场经营主体按规定交纳履约保函、保证金等结算担保品 [3] - 明确了用户侧与电网企业电费收付流程要求,规范了增值税发票开具、电费结算协议签订、承兑汇票使用等管理内容 [3] 统一规则带来的效益 - 统一规则实现了“一地注册,全国同行”,解决了以往企业在不同省份需按多套不同规矩准备材料的问题 [4] - 统一信息披露规则为市场提供了透明度,企业可了解到电价、供需情况、交易结果等重要信息,辅助决策 [4] 规则体系特点与未来展望 - “1+6”基础规则体系是在总结地方“1+N”试点经验基础上形成,具有灵活性,为持续优化完善留出空间 [5] - 随着新型电力系统和市场建设深化,国家能源局将不断健全完善“1+N”基础规则体系,进一步打破市场分割和省间壁垒 [5] - 未来将实现中长期、现货、辅助服务、绿电绿证等各品类市场的高效协同和有机衔接 [5]
【新华解读】全国统一电力市场“1+6”基础规则体系初步建成
新华财经·2025-08-06 2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