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多地探索“美食+文旅体” 特色餐饮,不只满足舌尖(大数据观察·暑期消费)
人民日报·2025-08-08 06:41

政策导向与行业趋势 - 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深入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培育服务消费新增长点,餐饮消费作为服务消费重要方面被重点提及 [1] - 多地通过"美食+文旅体"业态融合、场景创新提升餐饮服务品质,为暑期消费增添动能 [1] 河南洛阳案例:美食+街区模式 - 洛阳十字街夜市通过古风场景营造(青石板路/传统门楣/灯笼)与200多种特色小吃结合,日均客流量达1万人次,节假日超3万人次 [2] - 非遗美食洛阳水席(24道汤菜)和本地汤文化(牛肉汤/不翻汤)成为文化体验亮点,带动游客消费 [2] - 街区完成设施升级:所有摊位配备可密闭移动厨房车、油烟净化设备,实现全电化改造,提升消费环境安全性 [3] 四川绵阳案例:美食+田园模式 - 桂家湾农旅基地通过660亩田园场景(39亩鱼塘/180只土鸡/应季菜园)实现食材现采现做,去年接待游客20万人次,营业额800万元 [4] - 配套开设烘焙、扎染等体验项目,形成差异化餐饮消费场景 [5] - 绵阳市上半年餐饮收入达156.2亿元,同比增长6.2%,受益于农文旅资源整合与消费场景创新 [5] 山东青岛案例:美食+赛事模式 - 青岛时尚体育节与啤酒节联动,吸引8000名运动员创纪录,餐馆提供88折优惠拉动餐饮消费 [6] - 沙滩排球等62项赛事累计吸引24万人次参与,直接带动餐饮等消费约2亿元 [7] - 赛事溢出效应显著:宝山蓝莓等农产品借赛事展销成为"网红伴手礼",农家宴消费同步增长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