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乡村好戏“破圈”唱四方
杭州日报·2025-08-08 10:33
艺术乡建"融"茶韵,文明实践酿共富 龙坞越剧社的"走出去",根基在于文化特派员制度在乡村沃土中催生的内生力量。杨浩平作为入驻 外桐坞村的文化特派员,敏锐地凝聚起村里的越剧爱好者,点燃了龙坞越剧社的活力。他不仅组织社员 定期排练、开展展演,更致力于本土文化的深耕——其牵头创作的、展现村庄独特魅力的本土越歌《画 外桐坞》已基本完成。在杨浩平看来,特派员的价值不只"送文化",更在于"种文化"、育团队。 仇宏昌的经历便是生动例证。在文化特派员搭建的桥梁下,他从普通戏迷到接受浙江小百花越剧院 名家王炜佳亲自指导,甚至与"偶像"结下友谊。文化特派员如同纽带,将专业院团的优质资源精准滴灌 至乡村土壤。 这场跨市联动,是省级文化特派员间的创新实践,也为杨浩平打开了新视野。下一步,他计划将龙 坞越剧社招募范围从龙坞片区扩展至整个西湖区,以期吸纳更多新生力量。 "我老六今年活了三十多,这种事情从未碰到过……"在湖州市安吉县梅溪镇武康村的舞台上,来自 西湖区转塘街道龙坞越剧社社员仇宏昌,将《祥林嫂·洞房》中的贺老六演绎得入木三分。掌声雷动 中,他难掩激动:"喜欢越剧五十多年,从没想过还能去别的地方演出!" 这场跨越地市的"文化走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