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车主陷争议:哪些算监督?哪些是抹黑?
公司舆情事件 - 理想汽车车主群体遭遇系统性污名化 个别车主的交通违规行为被刻意标签化并放大传播 导致遵规守纪车主遭受网络攻击和现实针对性行为[1] - 理想汽车法务部于8月7日发布声明 明确将对集中性负面误导信息固定证据并追究责任[1] - 网络平台出现专门收集理想车主违规视频的产业链 二手平台存在以"素材收集"为名的交易行为 出价从几元到几十元不等[6] 用户影响表现 - 山东济南车主遭遇邻居基于网络言论的无端指责 商场停车时被其他车主故意挡道并言语攻击[1] - 山东临沂车主因社交平台头像使用与爱车合影 收到大量带有偏见的私信攻击 驾驶行为变得过度谨慎[2] - 河北车主原热衷分享汽车使用体验 现因群体标签化遭遇客户调侃和网络攻击 心理压力显著增加[3] 法律界定标准 - 客观记录违规时间地点及具体情节而不添加恶意评论的行为属于合理社会监督[10] - 使用"百分之九十九都如此"等绝对化表述贴标签或编造事实的行为构成对企业法人名誉权的侵害[10] - 组织化系统性抹黑行为可能触犯刑法 若由竞争对手策划则构成《反不正当竞争法》规制的商业诋毁[10] - 拍摄行为需在保障安全不侵犯隐私前提下进行 刻意拍摄面部或泄露信息用于抹黑违反民法典相关规定[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