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列国鉴丨记者观察:“交通炼狱”——菲律宾大都市堵车困局背后
新华网·2025-08-08 14:30

交通拥堵现状与经济损失 - 马尼拉单程通勤时间平均超过50分钟 部分上班族甚至超过两小时[2] - 马尼拉交通拥堵状况位列全球387座城市中最严重[2] - 大马尼拉地区每日因交通拥堵经济损失高达35亿菲律宾比索(约合6100万美元) 预计2035年损失或达54亿比索(9400万美元)[2] 基础设施规划与执行差距 - 现政府计划投入9.5万亿比索(1656亿美元)发展道路、铁路、港口与数字网络[3] - 捷运列车MRT-7原定2025年测试并部分启用 实际通车最快需推迟至2027年[3] - 马卡蒂地铁项目因管辖权纠纷终止 机场高速桥因权属与征地问题多次推迟[3][4] 马卡蒂地铁项目失败原因 - 菲律宾最高法院2023年裁定项目核心土地属塔吉格市 导致马卡蒂市失去行政许可与财政拨款权限[4] - 菲律宾基建开发控股公司2023年5月宣布退出合资协议 认定项目经济与运营不可行[5] - 新一届市政府以"预算不足"拒绝履行赔偿协议 项目面临法律仲裁与财政不可持续风险[6] 制度性结构问题 - 大马尼拉地区由16个独立城市与1个自治市组成 缺乏跨市协调机制与立法权[7] - 地方政府收入超八成依赖中央拨款 税收权限有限难以独立支撑大型基建[8] - 土地制度存在产权登记不清 征地标准与补偿机制缺失 跨市征地易引发法律纠纷[9] 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机制缺陷 - PPP合约存在前期准备不足 风险划分不清 政府监督能力缺乏等问题[8] - 企业能力不足或追逐短期回报 融资方案反复修改 合约执行仓促[8] - 项目易成为地方选举周期中的政治赌注 政策生命周期通常仅数年[11] 长期治理与协作机制缺失 - 不同部门规划与财政部门各自为政 交通管理机构与建设单位缺乏同步机制[12] - 地方政府决策受选票 派系 家族利益影响 居民反对与补偿机制缺失导致项目停滞[12] - 城市交通系统严重碎片化 轨道交通衔接缺乏统一管理权威[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