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腐”到底是什么(唠“科”)
人民日报·2025-08-09 05:39
数字时代注意力经济 - 平台算法通过短视频自动播放、信息流无限滚动、点赞评论即时反馈等技术手段争夺用户注意力[2] - 推荐系统设计趋向更智能化和高刺激性,导致用户停留时间延长[2] - 多巴胺机制被重塑,用户对碎片化内容的即时奖励产生依赖[2] 内容消费行为变迁 - 用户大脑逐渐适应高频、多变、快反馈的内容节奏[2] - 深度内容处理能力下降,表现为对纸质阅读、纪录片等慢内容接受度降低[3] - 社交媒体使用习惯导致注意力碎片化,影响学习和工作效率[2][3] 行业解决方案方向 - 电子设备需内置使用时间管理功能,如短视频浏览限制工具[3] - 内容平台可开发深度阅读模式,减少信息流干扰[3] - 教育类应用应强化延迟满足机制设计,如专注写作/绘画功能模块[3] 技术对认知的影响 - 算法推荐导致社会性认知症候群,表现为记忆碎片化和思维连贯性下降[1] - 长期技术刺激改变大脑生理机制,降低深度思考需求[2] - 信息过载环境下,个体自我认知模式发生系统性变化[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