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大厂与前员工知识产权侵犯纠纷不断 创投机构紧急加强投前尽调“避雷”
知识产权纠纷案例 - 尊湃通讯14名前海思员工因侵犯华为商业秘密被判处有期徒刑并罚金1350万元 [2] - 京东指控九识智能侵犯其知识产权并报案 九识智能创始团队曾任职京东无人车部门 [2] - 宁德时代起诉海辰储能不正当竞争 海辰储能多位高管曾参与宁德时代储能电池研发 [5] 纠纷特点与原因 - 纠纷共同点为前员工创业时使用原公司技术专利或商业秘密 [2] - 科研人员常误认为自身研发成果可自由使用 实际归属权属于原公司 [4] - 纠纷类型包括技术专利侵犯和商业秘密侵犯两类 [8] - 部分创业者通过使用原公司技术实现"弯道超车" 挤压原公司市场份额 [8] 行业影响 - 创投机构开始加强投前尽调 关注技术路径与原公司专利冲突 [3][11] - 部分创投机构直接前往原公司调查竞业限制协议执行情况 [3][11] - 纠纷可能导致初创企业产品上市延迟 影响创投回报 如九识智能刚完成3亿美元B轮融资 [3] - 创新药研发领域尤其需防范类似专利侵权风险 [12] 数据与市场表现 - 海辰储能2024年锂离子储能电池出货量全球第三 2023年出货量35.1GWh 年复合增速167% [5] - 九识智能4月完成约3亿美元B轮融资 [3] 解决方案建议 - 需完善竞业限制协议并确保执行 同时给予合理补偿 [10] - 建议通过事先沟通解决技术专利合规使用问题 [4] - 创投机构可设置特殊条款惩罚侵权行为 如取消后续投资或要求股权回购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