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丨从这些历史印记中重温军民一家亲
新华社·2025-08-09 19:59

抗日战争历史印记 - 新四军第五师司令部于1944年10月签发献草证,收到徐恒照先生捐献稻草30斤,并承诺积极抗战保卫根据地[2] - 1941年7月新四军第五师进驻白果树湾村后,老百姓踊跃参军参战、传送情报、捐献粮草支援抗日[4] - 献草证主要用于战士编草鞋、打地铺、喂马等用途,体现了军民鱼水情[4] 军民互助故事 - 白果树湾村妇女在煤油灯下为新四军战士制作81双布鞋,解决草鞋易烂问题[7] - 1944年鄂豫边区物资极度缺乏时,老百姓自发捐粮捐衣捐鞋支持抗日[9] - 1945年老百姓多次推车排队为新四军39团送稻谷,部队训练场上常晒满稻谷[12] 军民共建事迹 - 新四军借住朱湾村老百姓提供的72间房屋用于第五师与第七师会师驻军[17] - 1941年4月新四军第五师14旅42团与第七师挺进团在陈汉沟会师,首次打通两师联系[19] - 新四军帮助老百姓修塘修堰栽秧,至今大悟山留存着当年修建的水利痕迹[14] 战地医疗支援 - 1943年12月新四军江南挺进支队在桃花山建立战地医院,最多仅2名医生4名护士[20] - 白果树村村民易祥胜12岁时帮助战地医院抬担架运送伤员并采购物资[21] - 战地医院不仅救治战士也救治当地百姓,老百姓协助输送物资传递情报[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