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彻落实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长江“微笑天使”多了 “傻大黑粗”企业少了——南京建设绿色低碳美丽城市见闻
新华社·2025-08-10 06:47
长江生态保护与修复 - 长江南京段江豚数量稳定在20头左右,年均观测记录达2000头次[2] - 南京累计退出生产岸线37.6公里,生态岸线比例提升至80.3%,修复沿江湿地1.2万余亩[3] - 18条省控入江支流水质优良比例保持100%,林木覆盖率连续多年全省第一[3] 生态岛建设与生物多样性 - 金牛湖生态岛试验区总面积26.87平方公里,计划投资6180万元,已投放有机鱼苗110万斤,修复农田1900亩[4] - 南京布局江宁新济洲、浦口老山等省级生态岛试验区,恢复山水林田湖草生态系统功能[4] - 5个区成功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高淳区成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4] 企业绿色转型案例 - 格力电器(南京)消纳绿电889.4万千瓦时,减排二氧化碳47148吨,相当于种植39万棵成年树木[5] - 格力采用"屋顶光伏+储能+直流供电"三位一体设计,开发"双碳智慧大脑"平台监控4000余个能耗点[6] - 南京钢铁集团实现"用矿不见矿、用煤不见煤"的清洁生产,中石化南京公司推动化工高端化转型[6] 城市产业升级方向 - 南京推动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转型,涌现智慧车间、绿色工厂、零碳园区等新业态[6] - 制造业企业通过AI算法优化生产班次与设备参数,实现节能减排降耗[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