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武汉一三甲医院研发成功!能替人类试药
环球网资讯·2025-08-10 15:06

药物研发与类器官芯片技术 - 传统药物研发流程漫长且复杂 涉及药物发现 细胞实验 动物实验 临床试验等多个环节 [1] - 类器官芯片技术可覆盖临床前研究阶段 替代细胞模型和动物实验 显著提升实验效率 [2] - 该技术能模拟人体血液循环 细胞间相互作用等复杂生理病理过程 仿生度超过80% [2][8] 类器官芯片产品形态 - 多器官芯片为U盘大小塑料片 集成血管 皮肤 肝 肠 肾等多种微缩器官 可模拟器官间交流 [4][5] - 单器官芯片如拇指大小 皮肤芯片仅需10微升细胞样本 7-10天可培养出分层结构的球体皮肤组织 [5] - 芯片内部含相互连接的小孔通道 可植入人体细胞培养成功能单元 [4][5] 技术应用场景 - 化妆品检测领域 皮肤芯片可替代动物模型 实时观测胶原蛋白生长和黑色素抑制 单次检测效率大幅提升 [8][10] - 肿瘤治疗中 透明芯片可实时观测癌细胞转移路径 直接评估药物阻断效果 实现可视化精准抗癌 [9] - 已构建特应性皮炎 脂肪肝 药物性肝损伤等20余种疾病模型 [9] 技术优势 - 多器官芯片降低研发周期和成本 提高实验数据准确度 解决动物模型代谢差异问题 [4][8] - 皮肤芯片仿生度达80%以上 保留人体真实代谢反应 减少传统模型依赖 [8][10] - 广东省科学院案例显示 该技术实现科学评价与伦理优化的双赢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