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果园董事长称在教育消费者成熟,谁该被教育不妨让市场裁判
新京报·2025-08-10 19:01
公司回应与舆论反应 - 百果园董事长余惠勇发视频回应网友吐槽水果价格高,明确表示公司不会迎合消费者,而是选择教育消费者成熟 [2][3] - 该言论引发热议并登上热搜第一,主要触及企业与消费者之间"谁教育谁"的商业命题 [3] - 公众对"教育消费者"的表述产生心理不适,可能转化为对品牌和价格的不信任感 [3] 商业模式与市场教育 - 公司将商业模式分为两种:利用消费者无知和教育消费者成熟,并坚持后者 [3] - 市场教育在商业领域并非贬义词,指通过品牌塑造等方式让消费者理解产品价值差异 [3] - 高端定位零售商需要通过适当方式传递价值认知,但面向公众的表达措辞需谨慎 [3] 行业特性与消费者行为 - 水果作为高频日常消费品,价格敏感度天然高于奢侈品,消费者会多渠道比价 [4] - 消费者情绪波动时倾向于"用脚投票"转向其他品牌,而非通过辩论解决分歧 [4] - 零售业竞争核心是价格、体验与价值的平衡,而非简单的教育或利用信息不对称 [4] 价值传递与市场验证 - 企业需要用可量化的事实支撑溢价,如产地、品质标准、供应链管理等 [4] - 市场教育本质是双向的,消费者通过购买行为反向塑造市场格局 [5] - 最有效的教育是让消费者在购物体验中自然得出"值得"的结论,而非口头宣告 [5] 商业竞争与市场调节 - 商业竞争的最终裁判是市场,定价与价值关系需在真实交易中验证 [6] - 企业需倾听消费者反馈并适应市场变化,而非坚持单向教育 [6] - 市场会筛选出能传递价值并满足需求的品牌,形成积极的商业教育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