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20年“灰山”变“青山” 老乡村“长”出新业态
央视新闻客户端·2025-08-10 20:22

绿色发展理念的提出与实践 -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于2005年由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在浙江安吉余村首次提出,标志着发展模式的根本转变[1] - 余村通过关停矿山、水泥厂等污染企业,实施矿山复绿、污水治理、农房改造等系统性生态修复工程[21][27] - 生态修复后,矿区变身为遗址公园,水泥厂荒地改造为露营地和观光园,废弃仓库转型为共享办公空间[27] 产业结构转型与经济效益 - 余村从依赖矿石开采转向发展生态农业、生态旅游和生态经济,形成"卖风景"的新模式[16][29] - 2024年余村接待游客122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6000多万元,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05年8000元增长至7.4万元[29] - 村民职业结构发生根本变化,从矿工转变为民宿经营者、生态农场主等新型职业群体[6][29] 新业态培育与人才引进 - 余村吸引1200多名新村民入驻,形成数字游民基地、骑行俱乐部等60多个新项目[38][33][42] - 全球招募的"绿水青山合伙人"带来研学教育、文化创意、数字经济等新兴产业[38] - 废弃化工厂改造为全国首个乡村铂金级碳中和建筑,集成光伏发电、国漫茶咖等复合功能[24] 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升级 - 原羽绒厂改造为文化礼堂,定期播放电影并举办文化活动[19] - 青年图书馆设立英语角、余村夜话等社交平台,促进新老村民融合[24] - "大余村"景区整合周边24个村资源,形成区域协同发展格局[38] 环境改善与社会认同 - 矿区粉尘污染彻底消除,毛竹生长恢复,水质从浑浊变为清澈[11][12][15][46] - 游客普遍认可余村风景价值,认为其兼具生态美与现代乡村建设特色[31][35] - 新村民评价余村环境"被群山环绕保护",适合创意工作与生活[4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