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业受阻、关税加压,“印度制造”雄心面临现实考验
中国新闻网·2025-08-10 21:52
美国对印度加征关税 - 特朗普签署行政令对印度输美产品征收额外25%关税 两轮叠加后税率升至50% [1] - 美印双边贸易总额约1300亿美元 印度主要出口药品 汽车零部件 电器产品和宝石 [1] - 彭博经济研究估计印度GDP增速或因此放缓0.9个百分点 [1] - 凯投宏观预计美国加征关税可能致印度2025年至2026年经济增速从7%降至近6% [7] "印度制造"计划现状 - 目标到2025年将制造业占GDP比重提升至25% 打造全球制造中心 [3] - 旗舰项目PLI计划扶持汽车 电信 半导体等领域 吸引外资优化产业结构 [3] - 苹果 富士康等头部企业纷纷在印设厂 印度成为全球第二大手机生产国 [3] - 路透社统计显示PLI计划实施后制造业GDP占比从15.4%下降至14.3% [5] - 除手机与药品外其他产业推进缓慢 补贴发放比例不足8% [4] 印度制造业结构性问题 - 工业基础设施 物流和交通运输不足阻碍高效供应链形成 [7] - 监管复杂 土地征用缓慢 企业技术落后构成掣肘 [7] - 劳动力规模庞大但先进制造业存在技能错配 [7] - 旁遮普邦200亿卢比铁路项目启动40年未竣工 [7] - 全国近580个国家公路项目面临延期 270多个项目因土地问题未能开工 [7] 跨国公司应对策略 - 苹果原计划2025年将全球25%的iPhone产能转移至印度 [7] - 苹果被迫加速向美国出货以规避高关税风险 [7] - 富士康在印度设厂但面临供应链转移红利未完全兑现 [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