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从重会场到更重现场的“会风”之变(在现场·作风建设新成效)
人民日报·2025-08-11 06:20

会议精简与效率提升 - 浙江省衢州市推行"周二无会日"制度,会议数量减少近20%,干部每周超50%时间深入基层解决实际问题[2][3][5] - 湖北省枣阳市杨垱镇合并4个会议为1个,单次会议时长从3小时压缩至1小时,发言限时3分钟并取消非必要形式布置[6][7] - 内蒙古乌审旗实施"三必须"会议制度(明确议程/解决方案/参会人员),嘎查村月均会议量从8场减至3场,项目落地周期缩短50%以上[8][9][10] 基层工作模式转型 - 衢州市龙游县干部通过现场调研收集具体需求(如农家乐增容、鱼塘专线、太阳能路灯等),替代传统会议讨论模糊方案[2] - 鄂尔多斯市通过会前调研+实地走访,养殖棚圈项目带动牧民增收40%,会议节省时间用于争取产业资源[9][10] - 枣阳市干部会后立即投入执行,会议精简使基层精力集中于实务操作而非流程汇报[7] 制度创新与区域推广 - 衢州市2018年首创"无会日"后获全省推广,形成"少开会+短会议+现场办"标准化模式[3][5] - 鄂尔多斯市严控会议审批,优先采用视频会议/合并召开,避免基层重复参会[10] - 乌兰陶勒盖镇通过精准会前准备(如牧户地图标注)将项目决策效率提升20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