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为卫星插上轻柔的翅膀(科技视点·一线探创新)
人民日报·2025-08-11 06:20

柔性太阳翼技术突破 - 银河航天成功发射我国首款使用柔性太阳翼的卫星灵犀03星,柔性太阳翼减少对卫星体积和重量的占用,满足大功率能源需求,适用于多星堆叠发射模式,有助于全行业降本增效 [2] - 柔性太阳翼单层厚度约1毫米,折叠状态厚度约5厘米,展开后长度约9米、宽度超过2.5米,相比刚性太阳翼大幅减小体积 [3][5] - 柔性太阳翼采用面对面、背对背压叠方式,10层板厚度仅约1厘米,加上保护层总厚度约5厘米,而同样层数的刚性太阳翼厚度可达47厘米 [6] 柔性太阳翼制造工艺 - 银河航天方舟实验室采用自动焊机以毫伏级电压精度焊接柔性电池片,自动贴片机以0.05毫米微距精度将电池片安放到柔性基板上 [4] - 柔性太阳翼由基板、电池片和电缆组成,基板采用柔性材料,使整个太阳翼可紧密折叠 [5] - 柔性太阳翼电池片采用三结砷化镓材料,转换效率与刚性太阳翼相当,但更轻薄,同样质量下能容纳更多折叠层,提供更大电池面积 [6] 技术攻关过程 - 柔性太阳翼研发历时三年,从零起步自主攻关,仅方案设计就耗时数月 [7] - 团队曾遇到太阳翼展开故障问题,经过3个月日夜攻关,通过理论计算和参数调整解决 [8] - 折叠压力控制是最大难题,需平衡抵抗发射冲击力和保护太阳板完整性,团队通过多学科集智攻关找到解决方案 [9][10] 商业航天应用前景 - 柔性太阳翼与平板堆叠式卫星完美契合,使卫星更轻巧同时保证大功率输出,节约制造和发射成本,提高卫星星座组网效率 [10] - 未来全柔性太阳翼展开面积可达20平方米,卷起后直径仅如保温杯大小,将进一步减少对卫星体积和重量的占用 [12] - 柔性太阳翼技术有望应用于太空能源传输,为其他航天器或地外行星基地提供能源保障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