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龙特区地方事务移交属地管理 改革“大熊猫王国”破解“特区不特”难题
四川日报·2025-08-11 08:41
卧龙特区管理体制改革 - 卧龙特区地方事务管理职责正式移交阿坝州和汶川县 标志着大熊猫国家公园体制改革深化 [1][5] - 改革后经济社会发展协调 公共服务 社会管理等事权划归汶川县 普通公路事权移交阿坝州和汶川县 [1][5] - 核心生态区栖息地保护职能由新组建的大熊猫国家公园卧龙分局统筹 [1][5] 特区历史与现状 - 1983年成立我国首个自然保护区特区 面积2000平方公里 现有人口5000余人 [2][3] - 野生大熊猫数量从1983年约75只增至2024年149只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1.9万元 为1983年的172倍 [3] - 开创全球首例人工繁育大熊猫成功案例 并实现全球首次圈养大熊猫野化放归 [2] 改革背景与挑战 - 原有管理体制需经省林草局协调后由省 州 县三级审批 存在"特区不特"的权责困境 [1][4] - 2021年纳入大熊猫国家公园后 原有行政区划管理模式与国家公园跨区域保护要求产生冲突 [4] 产业发展与规划 - "大熊猫效应"带动生态旅游 民宿经营者年收入超20万元 [3] - 未来将建设山地轨道交旅融合示范区 发展森林康养 生态旅游 熊猫文化产业 [5] - 推进国家公园入口社区建设 形成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良性循环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