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解读丨特色体系如何重塑电力市场生态?
中国电力报·2025-08-11 17:49
电力市场"1+6"基础规则体系特色与创新 - 顶层设计下的电力市场体系建设:采用全国统一框架构建模式,以《电力市场运行基本规则》为基石,结合中长期、现货、辅助服务等6项规则形成系统性制度基础,区别于欧美区域自治路径 [2] - 保供应与安全原则:构建"中长期+现货+辅助服务"有机衔接机制,赋予多类型市场同等重要性,通过精细化监管维护公平性,优先保障电力系统稳定运行 [3] - 能源转型市场化驱动:建立绿电绿证交易机制,协同市场机制与新能源可持续发展结算,对冲收益风险并激励主动参与竞争,实现环境价值与经济收益融合 [4] 对能源转型与新型电力系统的影响 - 加速新能源消纳:细化中长期交易至15分钟颗粒度,引入分时分区定价,结合全面入市制度与可持续发展结算机制稳定投资预期,辅助服务市场新增转动惯量等品种显性化偏差成本 [5] - 推动源网荷储协同:完善辅助服务市场成本疏导原则,确立虚拟电厂等新型主体地位,探索市场化容量电价机制以保障长期容量充裕度 [6] - 显性化减排成本:通过"电能价值+环境价值"双重激励传导绿色价值,破除省间壁垒促进新能源规模化开发与高效消纳,将双碳目标内化为市场主体理性选择 [7] 监督机制构建 - 全流程闭环监管:强化事前规范引导、事中监测纠偏、事后追溯问责,加强电力全链条协同监管,形成政府、行业、企业、社会多方合力 [8] - 信息披露优化:扩大披露范围至价格曲线、电网运行成本等关键数据,提升时效性与颗粒度,应用AI及可视化技术增强信息可读性,通过多渠道实现实时发布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