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 两个月内被约谈四次,汽车业需要好好“立规矩”了
经济观察网·2025-08-11 18:27
监管约谈与行业乱象 - 工信部等部门在过去两个月内第四次约谈汽车企业 今年以来公开报道的约谈至少五次 显示监管部门正密集介入汽车行业失序局面 [2] - 五次重点约谈包括:4月因小米SU7高速公路事故规范智能驾驶宣传 6月初针对无序价格战和利润异常约谈头部车企 6月中针对车企互斥"排放造假"约谈长城比亚迪 7月针对供应链账期组织17家车企座谈 8月因碰撞测试误导公众约谈理想和中国汽研 [2] - 约谈内容覆盖产品安全风险 营销乱象和产业链危机 表明行业正偏离健康发展轨道 [2] 行业深层问题分析 - 行业存在"重成本轻合规"的发展逻辑 行业利润不足4% 成为中国汽车全球化受阻的主要原因之一 [3] - 新行业规范未能及时补位 监管体系滞后于技术迭代 违规成本低下 导致智能驾驶定义宣传应用及碰撞测试存在不专业性 [3] - 新能源汽车行业已发展十年 急需建立全新标准体系和监管力度 现有法规对智能网联功能宣传 不正当竞争和第三方检测机构缺乏细化规范 [3][5] 监管措施升级 - 监管部门已实施审查利润报表 设立账期投诉平台 进行一致性飞检 设立信用黑名单等组合措施 [4] - 6月修订《反不正当竞争法》将内卷式竞争 人工智能虚假宣传和超长账期纳入监管范围 [4] - 6月出台"史上最严"抽检制度 将安全红线从事后追责转向事前预防 [4] 生态重建与发展方向 - 主管部门最重警告措施包括暂停销售资质和列入企业黑名单 但行业对车企签署的承诺倡议实际约束力持悲观态度 [5] - 企业需将合规性 技术创新与生态协作置于短期利益之上 将资源投向技术攻坚而非营销内耗 [6] - 三方联合声明强调严守自律底线 共塑良性竞合 特别要求杜绝贬损性对比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