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从边疆考古看多元一体(现场评论)
人民日报·2025-08-12 06:01

2024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核心观点 - 考古新发现持续为学术发展提供动力 进一步实证中华文明突出特性 涵盖中华文明起源形成与早期发展过程 夏商周考古 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和发展等多领域 [1] 云南晋宁河泊所遗址考古成果 - 2021年以来在河泊所村东南约1公里处揭露出建筑基址 道路 水井 河道等遗迹 出土陶器 铜器 铁器 玉石器 漆木器等遗物 [2] - 发现数以万计的简牍和逾千枚封泥 其中"滇池以亭行"简牍表明建有亭 邮的治安信息系统 文字格式与四川 湖南等地所见东汉户籍简相同 [2] - 1956年晋宁石寨山古墓群发现2.4厘米见方的"滇王之印"金印 首次揭开古滇国面纱 但缺少村落遗址 [1] 西南地区考古发现与价值 - 在河泊所遗址启示下实现考古重心转移 陆续发现汉代城址或官署建筑遗址 多与郡 县治所有关 [2] - 云南昭通诸葛营城址为汉代朱提县治所 四川西昌高枧古城遗址为汉代越巂郡(邛都县)治所 [2] - 西南考古对研究秦汉之际的边疆治理及国家化进程具有重大价值 [2] 边疆考古发现与文明特征 - 新疆喀什莫尔寺遗址揭示佛教在古代新疆地区的传播过程 实证新疆是多民族聚居 多元文化荟萃 多种宗教并存之地 [3] - 新疆通天洞遗址填补新疆史前旧石器考古空白 发现距今5000多年的炭化黍和人工栽培炭化小麦 体现"东方的黍与西方的麦5000多年前相遇" [3] - 宁夏苏峪口窑址虽规模不大 但具备完整瓷器烧制链条 其釉色 器形与北宋晚期至南宋早期景德镇湖田窑相似 审美趣向与南宋官窑接近 [3] - 考古发现不断印证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历史 体现多元一体 兼容并蓄的文明特征 [3] 边疆考古意义与展望 - 新发现层出不穷 研究成果日新月异 不断刷新认知 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促进民族团结和融合提供实物和理论支撑 [4] - 1995年尼雅遗址出土东汉末至魏晋时期"五星出东方利中国"织锦护臂等珍贵文物 [4] - "何以中国 因有边疆"逐渐成为考古学界共识 期待持续带来中华文明源远流长 多元一体的生动例证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