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两家公司同日退市引关注 主动退市案例增多
环球网·2025-08-12 12:36

退市案例情况 - 8月8日ST天茂公告拟通过股东会决议方式主动撤回上市交易 [1] - ST高鸿因长期财务造假收到证监会行政处罚告知书面临重大违法强制退市 [1] - 截至8月10日已有5家公司通过股东会决议或吸收合并方式主动退市 包括中航产融 玉龙股份 *ST天茂 海通证券 中国重工 [3] - 中航产融和玉龙股份已经摘牌退市 海通证券被国泰君安证券吸收合并已终止上市 中国船舶吸收合并中国重工于7月获证监会批复仍在进行中 [3] - *ST天茂至今未披露2024年年报和2025年一季报 若9月初仍不能披露2024年年报将触发规范类强制退市 [3] - 今年已有10家公司触及重大违法强制退市指标 *ST高鸿存在虚增收入35亿元 利润40亿元的系统性造假行为 [3] - *ST高鸿董事长付景林被罚款750万元并终身市场禁入 相关责任主体合计被罚1.67亿元 案件已移送公安机关 [3] 退市规则变化 - 新"国九条"及配套政策推动退市规则迭代升级 2024年新规将财务类退市营收门槛从1亿元提升至3亿元 [4] - 新增一年严重造假退市情形 今年以来已有9家公司因营收低于3亿元等财务指标不达标退市 [4] - 交易类退市方面 8家公司因股价低于面值或市值不足5亿元退市 [4] - 监管层通过"并购六条"等政策鼓励市场化退市 打击"保壳"行为 [5] - 今年以来已有12起"A并A"案例落地 如国泰君安吸收合并海通证券消除同业竞争实现资源整合 [5] 退市总体数据 - 截至8月10日今年以来已有30家公司退市 [5] - 2024年55家退市公司中35家被证监会立案追责 [5] - 重大违法 财务类 交易类退市分别占一定比例 形成均衡出清格局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