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电行业大模型"擎源"发布 - 我国首个千亿级发电行业大模型"擎源"正式发布 该模型由国家能源集团打造 拥有千亿级参数规模 融合运行监测 设备状态 气象环境等多维数据 [1] - "擎源"是落实数字经济战略 推动能源行业智能化转型的标杆性成果 将引领我国能源行业向智能化 数字化迈进 [1] 模型开发背景与挑战 - 发电行业推进智能化升级面临强专业性挑战 通用大模型难以满足特定业务需求 构建专用模型高度依赖高质量行业数据的获取与治理 [2] - 发电领域人员对AI技术了解有限 AI专家对发电环节技术适配点缺乏清晰认知 需发电业务专家与AI专家紧密协作 [2] - 国家能源集团拥有海量数据资产和多样化应用场景 采用"双域负责"新模式 让发电领域与AI领域组成联合团队共同研发 [2] 数据准备与模型训练 - 搜集整理超过700TB行业资料 清洗出450GB高质量数据集 覆盖文本 视觉 时序 语音等多种类型 [3] - 数据经过380位行业专家精心标注 构建发电领域最大规模的"AI专用教学题库" [3] - 结合独创的跨模态推理对齐技术 让"擎源"全方位学习掌控行业知识 [3] 业务应用场景 - "擎源"已在安全环保 电力交易 产调中枢 设备检修四大业务领域成功应用 覆盖13个场景 部署41个智能体 [4] - 在安全环保领域 开发了技术监督 班组安全 违章识别等6个场景的21个智能体 江西某火电厂安全生产水平评价时间从一周缩短至1天 [4] - 在电力交易领域 预测节点电价准确率比传统方式提升6.2% 一台600兆瓦发电机组生产成本下降0.3% 盈利能力提升2% [5] - 在产调中枢领域 保障能源供应稳定与高效 在设备检修领域 智能制定检修策略与派单 [6] 数据安全与未来规划 - 严格实施横向隔离和纵向加密原则 实现工控网到管理网的单向传输 通过分级分类管控数据 建立可信数据空间 [7] - 未来将通过模型蒸馏技术 将大模型能力"浓缩"为轻量级模型 部署至生产一线实现本地运行 满足毫秒级响应需求 [8] - 计划从试点验证 规模推广 生态共建三个阶段推进"擎源"大模型共享 逐步向产业链合作伙伴开放API接口 构建开放生态体系 [8]
破解安全、预测、协同难题 “擎源”发电大模型初现成效
新华网·2025-08-12 1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