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概况 - 2023年1-6月中国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和手持订单量以载重吨计分别占世界总量的49 6%、72 6%和53 2%,以修正总吨计分别占47 3%、67 2%和46 8%,均居世界第一 [1] - 2023-2025年中国新船订单预计交付量为1713万/1688万/1429万修正总吨,高价订单进入收获期,头部造船厂下半年有望迎来业绩拐点 [1] - 造船业自2020年复苏,2021年全球造船活跃产能利用率达93 9%,2022年新接订单多在2024年后交付,行业呈现产能偏紧状态 [2] 企业经营 - 广船国际累计承接32艘7000-9200车系列汽车滚装船订单,全球市场份额25%,居世界第一,且多为高利润LNG船型 [3] - 外高桥造船厂船坞饱和,承担国产邮轮调试及集装箱船、汽车船订单,已交付多艘高难度高利润LNG船 [3] - 2023年1-5月74家重点船企累计收入1376 4亿元(同比+31 3%),利润总额46 4亿元(扭亏为盈),行业利润率3 37%(同比+3 76个百分点),5月单月利润率达5 85%(同比+3 61个百分点) [3] 上市公司业绩 - 中国重工一季度扭亏为盈,预计上半年净利润1 9-2 1亿元(同比扭亏) [4][5] - 亚星锚链一季度净利润5895 62万元(同比+122 02%),扣非净利润4545 57万元(同比+48 14%) [4] - 中国海防一季度营收4 37亿元,扣非净利润562 75万元(同比+24 10%) [4] - 中船科技一季度营收6 70亿元,扣非净利润1034 67万元(同比+271 51%) [4] - 天海防务一季度营收6 58亿元,扣非净利润869 91万元(同比+1720 25%) [4] - 中国船舶预计上半年净利润5-6亿元(同比+155 43%-206 51%),三季度扣非净利润有望迎来拐点 [5] 产业链动态 - 造船大周期带动拖船和修船公司谋求上市:洲际船务(港股IPO)、中联航运(筹划上市)、锦江航运(IPO过会)、国航远洋(北交所上市)、德翔海运(港股二次上市申请) [6] - 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因订单爆满和业绩兑现期来临加速资本运作 [6] 行业驱动因素 - 克拉克森造船价格指数较2023年初上升3%,较2021年初上升33%,造船价格持续上涨 [2] - 主要原材料钢材价格下跌降低造船成本,利润空间扩大 [2] - 量价齐升叠加钢价下行推动行业盈利复苏,业绩改善拐点陆续显现 [5]
造船业大周期来临:订单加速交付 上市船企有望迎业绩拐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