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自动驾驶已至商业化前夕 华为、腾讯等跨界“逐鹿”
新华网·2025-08-12 13:48

自动驾驶商业化进展 - 北京亦庄成为国内首个"车内无人"自动驾驶试点区域 百度和小马智行等企业正进行最终调试 即将实现完全无人的Robotaxi商业化运营[1] - 小马智行在北京亦庄已进行7个月无人化测试 单车单日订单量超20单 且未发生任何安全事故[3] - 自动驾驶收费标准明确:高峰时段3元/公里 非高峰时段2.6元/公里 实际运营还提供折扣优惠[4] 技术安全与用户体验 - 小马智行安全系数达人类驾驶员10倍以上 能有效应对突发路况包括动物穿行和异物障碍[3] - 百度自动驾驶坚持安全第一原则 城区限速60公里/小时 因交通事故中96%与超速相关[3] - 用户体验反馈积极:高频用户每周使用7-8次 认为无人车比网约车更自在且优惠更多[2] 企业战略布局 - 华为智能汽车BU研发人员超7000人 其中70%-80%专注自动驾驶研发 智能部件发货量已突破200万辆[5][6] - 华为通过三种模式开展业务:零部件供应 HI模式和智选模式 其中智选车新加入智能驾驶系统[6] - 腾讯专注提供自动驾驶基础设施 包括云服务和高精地图 已在上海设立行业首个智能汽车云专区[6][7] 政策与行业环境 - 2023年上半年各级部门出台近30项自动驾驶相关政策 涵盖产业结构、技术创新和网联基础设施[8] - 工信部启动智能网联汽车准入试点 支持L3级及以上自动驾驶功能商业化应用[8] - 北京发布全国首个数据分类分级细则 上海推出无驾驶人创新应用规定 深圳明确责任判定标准[8] 技术创新与发展趋势 - 华为云发布盘古大模型3.0 被多家算法公司应用于场景生成和多模态检索 提升数据处理效率[6] - 腾讯基于全真互联技术在北京完成自动驾驶全闭环运行 未来将在企鹅岛进行工程部署[7] - 商汤科技采用AIGC生成困难样本 通过多模态大模型实现感知决策一体化 推行"驾、舱、云"三位一体战略[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