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利润薄回款难 剧集公司爆款频出却难赚钱
新华网·2025-08-12 13:48

行业整体表现 - 剧集公司上半年业绩普遍下滑 A股和港股主要企业中多数利润下降超50% 亏损现象较为普遍 [1][2] - 电影行业受益市场回暖 制作及放映企业上半年业绩大幅增长 与剧集公司形成鲜明对比 [1] - 仅少数剧集公司如慈文传媒 力天影业实现收入增长 但行业整体增长乏力 [2] 企业具体财务数据 - 稻草熊娱乐上半年收入4.62亿元(同比下降0.3%)净利润从7330万元降至390万元(降幅94.7%)[2] - 百纳千成上半年收入1.15亿元(同比下降28.34%)亏损扩大至3605万元 经营现金流由正转负 [2] - 定制剧收益率仅8%-10% 扣除宣发及超支损耗后收益可能低于银行理财 [2] 商业模式变革 - 视频平台成为内容生产主导方 定制剧占比持续提升 利润空间被压缩至10%-20% [3] - 剧集公司从版权剧转向承制方角色 失去二轮播映 IP授权 衍生品开发等后续收益渠道 [4] - 爱奇艺2022年内容成本165亿元(同比下降20%)显示平台采购预算持续收缩 [4] 资金周转压力 - 视频平台回款周期延长 项目播出后仅能收回50%款项 造成剧集公司资金链紧张 [1][4] - 版权剧投资动力减弱 因单部投资常超亿元 且面临政策 市场 资金多重风险 [5] 行业竞争格局 - 定制剧过会门槛提高 平台优先选择有合作历史的企业 新进入者面临更高壁垒 [6] - 稻草熊娱乐定制剧收入从2021年5.4亿元降至2022年4.96亿元 显示业务增长见顶 [6] 转型探索举措 - 剧集公司通过数字化制片体系 强化预售管理 精细化制片等措施提升盈利能力 [8] - 中国电视剧制作产业协会推动"南海平台"建设 采用区块链技术实现点播付费透明化 [8][9] - 新平台计划第四季度上线 已有14部首发剧集 采用初期付费+后期免费广告模式 [9] 内容生产困境 - 平台集中资源押注少数爆款 内容投入持续压缩 导致优质内容供给不足 [10] - 行业生存关键取决于内容质量突破 需通过超越同行的制作水平获取生存空间 [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