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向好趋势不改 北交所成交额进一步放大
新华网·2025-08-12 13:47
北交所市场表现 - 11月份北证50指数上涨27.54%,成交额达1739.98亿元;上周(11月27日至12月1日)指数下跌6.72%至922.51点,但成交额942.32亿元较前一周599.93亿元进一步放大 [1] - 本轮行情是北交所设立以来首次经历完整周期,引发市场广泛讨论,且阶段性流动性水平获各方认可 [1] - 9月1日"深改19条"发布后,北交所打新热度回升,9月、10月、11月分别新增上市公司6家、3家、8家,首日涨跌幅均值达111.85% [1] 市场驱动因素与结构特征 - 当上市公司数量达一定规模且流通市值超1200亿元时易催生行情,本轮行情是在宏观环境趋稳背景下由改革举措落地和生态改善驱动的正向反馈 [2] - 行情本质为估值修复,与投资者信心和情绪高度相关,虽个别时段走出独立行情但总体与沪深市场同频共振 [2] - 北交所投资者适当性要求与科创板相近,涨跌幅限制更大,叠加市值偏小导致波动较大,适合高风险偏好投资者 [2] 流动性及估值比较 - 北证50指数换手率中枢低于国证2000与科创50指数,但近期"赚钱效应"显现后,长期流动性可参考小盘指数维持较高水平 [2] - 北交所以成长风格为主,估值与创业板可比且仍有较大提升空间;ROE达9.9%高于创业板和科创板,但市净率显著低于这两大板块 [2] 政策支持与机构参与 - 中证指数自12月起将北交所证券纳入中证全指样本空间,"深改19条"明确将丰富指数体系并支持推出ETF、LOF等产品以增加流动性 [3] - 证监会将引导公募基金、私募基金、社保基金、保险基金及年金等扩大北交所市场投资 [3] - 机构普遍认为北交所长期向好趋势不改,短期回调后上涨更健康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