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为民营经济持续、健康、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法治保障——“中国经济圆桌会”共话民营经济促进法出台
新华网·2025-08-12 13:57

民营经济促进法立法背景与意义 - 我国首部民营经济基础性法律于2025年5月20日实施,将改革开放以来有效政策实践上升为法律制度,巩固改革成果并提振发展信心 [3] - 法律出台正值民营经济面临新机遇与挑战时期,旨在通过立法解决突出问题,营造高质量发展法律环境 [9] - 立法过程体现全过程人民民主,专班起草后三次审议并广泛征求意见,司法部、发改委等17家单位参与 [13] 法律核心内容与创新点 - 法律共9章78条,首次明确"两个毫不动摇"和"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和民营经济人士健康成长"为国家长期方针 [14][16] - 设立"公平竞争"专章,实行全国统一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保障生产要素平等使用 [17][19] - 投资融资促进章节细化支持措施,包括参与国家重大工程、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建立金融机构尽职免责机制等 [20] - 科技创新章节推动产学研融合与成果转化,强化数据、标准、知识产权保护 [22] 民营经济现状与法律保障作用 - 截至2025年3月全国登记民营企业超5700万户占企业总量92.3%,个体工商户超1.25亿户 [8] - 民营企业贡献50%以上进出口和税收、80%以上城镇就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中占比超92% [23] - 法律将政策保障升级为刚性法治保障,解决融资难、市场准入等瓶颈问题,确立平等竞争原则 [12][20][22] 法律实施路径与配套措施 - 需统筹推进配套法规立改废释,协调落实支持举措增强系统性有效性 [25] - 发改委将清理市场准入壁垒,加大要素支持,贯彻生产要素公平使用原则 [26] - 通过专家解读、专题培训强化普法宣传,提升各方运用法治思维促进发展的能力 [25][26] 行业影响与发展前景 - 法律为科技型民企提供制度性方案,推动其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布局 [20][22] - 通过公平竞争机制使各类所有制经济同起点竞争,拓展民企市场空间 [22] - 行业预计将加速向高质量发展转型,尤其在AI、新能源等新兴领域 [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