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半年A股首发募资超两千亿 科创板创业板占比过七成
创业创业(US:VEMLY) 新华网·2025-08-12 13:54

IPO市场总体表现 - 2023年上半年A股市场共有173家企业进行IPO,首发募集资金约为2097.38亿元 [1][2] - 与去年同期相比,IPO企业数量保持均衡(171家),但首发募集资金减少约33% [2] - 多数IPO项目为小型募资规模,募资规模在0至10亿元的项目共有105个,10至20亿元的项目有43个,20至50亿元的项目有21个 [2] IPO募资行业分布特征 - 电子、电力设备、机械设备等行业募资额居前,反映出经济结构向科技创新、绿色经济和消费升级转变 [1][4] - IPO企业数量最多的前五大行业为机械设备(26家)、电子(23家)、汽车(17家)、基础化工(17家)和电力设备(17家) [4] - IPO募资金额最高的前五大行业为电子(512.31亿元,占比24.43%)、电力设备(256.13亿元,占比12.21%)、机械设备(246.88亿元,占比11.77%)、汽车(153.64亿元,占比7.73%)和医药生物(151.88亿元,占比7.24%) [4] - 行业分布偏向电子、汽车制造业等制造业头部产业,以及通信和电力等公共事业领域 [5] 各板块IPO表现 - 科创板、创业板IPO募资规模占比合计超过七成 [1] - 科创板、创业板和北交所上市企业家数分别为41家、52家和42家,高于上证主板(21家)和深证主板(17家) [6] - 科创板上半年募资金额为876.79亿元,占比41.80%,创业板上半年募资金额为648.44亿元,占比30.92%,两者合计占IPO市场募资总额七成以上 [6][7] - 北交所上半年募资金额约为81.81亿元,占比3.90% [7] 全面注册制实施效果 - 全面注册制实施后,企业上市审核效率明显提升,从提交注册到拿到批文的平均时间大幅缩短 [1][8] - 2023年2月17日后提交注册且已上市的39家公司,从提交注册到拿到正式批文平均仅需14天,而2022年科创板、创业板此过程平均时长在百天以上 [8] - 审核效率提升体现在加强信息披露要求、明确审核标准优化审核程序、公开审核过程增强市场透明度等方面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