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自动驾驶商业化试点进展 - 北京正式开放智能网联乘用车"车内无人"商业化试点 企业达到要求后可面向公众提供常态化自动驾驶付费出行服务[1] - 政策依据为《北京市智能网联汽车政策先行区自动驾驶出行服务商业化试点管理细则(试行)》修订版[1] 企业商业化落地实践 - 百度萝卜快跑在北京经开区投入10辆全无人自动驾驶车 运营时间7:00-22:00 收费标准为起步费18元+里程费4元/公里[3] - 小马智行采用实时计价方式 首次行程免费且第二次享1折优惠 首次乘坐需安全员介入 第二次起可体验无安全员服务[3] - 纯无人驾驶直接节省司机成本 有利于Robotaxi商业落地[1] 技术性能表现 - 自动驾驶车辆能实现自动变道 根据红绿灯提前感知反应 转弯平滑自然并礼让行人 驾驶水平不逊于人类司机[2][3] - 小马智行车辆在应对十字路口、狭窄路段等复杂场景及雨雪沙尘等极端天气时表现出良好技术水平 实现安全稳定零事故[5] - 车辆配备透明隔板 SOS紧急呼叫按钮 实时显示车速路况行进路线等信息[2][3] 测试规模与用户反馈 - 北京无人化测试车辆共计116台 测试总里程近200万公里[6] - 自动驾驶出行服务商业化试点累计订单量超150万人次 用户好评率达95%以上[6] 安全监管体系 - 工程师通过远端监控为车辆和乘客保驾护航 可随时启动安全响应实现靠边停车[6] - 商业化试点阶段将围绕乘客车内安全风险、交通环境风险、自动驾驶功能风险三方面进行专业论证和实车评估[1] - 监管重点包括加强商业化服务能力考核 强化日常监管 严格执行处罚机制[7] 未来发展规划 - 示范区将推进500平方公里扩区建设 促成机场火车站高速公路等重要场景实现自动驾驶接驳[6] - 推动乘用车全无人化商业化试点 探索面向全市信控优化的创新实践[6] - 为产业形成从技术验证、示范应用到商业化探索的完整闭环提供参考[7]
自动驾驶“车内无人”试点在京开放 实探Robotaxi商业化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