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大数据杀熟”遭遇用户“反向驯化”——数字“迷宫”中,如何寻找公平的出口?
新华网·2025-08-12 14:00
"#酒店太贵了,#饭店太贵了,不出去玩了便宜可以考虑,我没钱我一分钱都没有,#奶茶好贵我从 来没有喝过,有没有0.01的羽绒服……"这段带着话题"#标签"、让人有点摸不着头脑的评论,却在某社 交平台被频繁转发。原来,这是用户为对抗"大数据杀熟"精心撰写的反向评论,其内容虽略显夸张,却 囊括了衣食住行等日常消费,目的是"驯化"大数据,争取相应权益。 从购物出行到日常社交,从自我记录到公共表达,大数据深度嵌入人们的生活,带来前所未有的便 利。但与此同时,"大数据杀熟"成了互联网的沉疴痼疾。近年来,为对抗"大数据杀熟",用户可谓是各 出奇招:赛博哭穷、假装新用户、卸载重装、反向差评……但这些方法并不总是有效,令人诟病的"大 数据杀熟"仍不时"背刺"用户,让人难以接受。 大数据的"熟人"价 年关将近,适逢"家电以旧换新国补"有优惠,家住湖北武汉的王女士准备给家里添几件新电器,被 老公称为"网购达人"的她第一时间打开线上购物平台。她首先选中了一款茶吧机,网购经验丰富的她, 下单前用老公的手机检索同款以防有价格差。不出所料,她发现同家店铺同款产品两人价格相差10元。 "我接着检索了破壁机、微波炉等常用电器,都有价格差。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