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内容 - 支持餐饮住宿、健康、养老、托育、家政、文化娱乐、旅游、体育8类消费领域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 [1] - 贷款需在2025年3月16日至2025年12月31日期间签订合同且资金发放至经营主体 [1] - 贷款资金需合规用于改善消费基础设施和提升服务供给能力 [1] - 财政部门按照贷款本金进行贴息 贴息期限不超过1年 年贴息比例为1个百分点 [2] - 中央财政和省级财政分别承担贴息资金的90%和10% [2] - 单户享受贴息的贷款规模最高可达100万元 [2] - 中央财政贴息的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经办银行为21家全国性银行 [3] 贷款流程 - 符合条件的服务业经营主体可向所在地相关经办银行提出贷款申请 [4] - 经办银行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审批贷款申请并自主决策贷款发放条件 [4] - 全国性银行省级分行按月汇总本地区符合贴息条件的贷款发放情况 [5] - 省级行业管理部门按季汇总审核结果并于下季度首月15日前反馈省级财政部门和金融管理部门 [5] 贴息流程 - 经办银行省行于2026年1月底前向省级财政部门提出贴息资金需求申请 [6] - 省级财政部门于2026年2月底前向财政部提交贴息资金结算申请报告 [6] - 财政部与各省级财政部门结算并拨付中央财政承担的贴息资金 [6] - 省级财政部门在收到财政部拨付资金后10个工作日内向经办银行省行拨付贴息资金 [6] - 经办银行收到贴息资金后应及时向经营主体返还或扣除对应贴息资金 [6] - 经办银行省行应建立月度台账并于2027年1月15日前向省级财政部门提出贴息资金清算申请 [7] 监督管理 - 实行地方政府统筹组织、省级行业管理部门审核监督、省级财政部门保障贴息需求的"自审自贴"模式 [8] - 经营主体要确保贷款资金用于合规经营活动 严禁用于房地产开发或投资理财等套利活动 [8] - 经办银行要严格按照审核检查结果申领贴息资金 严禁套取贴息资金 [8] - 发现违反政策规定的要及时追回信贷资金和财政贴息资金并依法处罚 [9] - 工作人员存在违法违规行为的依法依规追究责任 涉嫌犯罪的移送有关机关处理 [10] 支持行业范围 - 餐饮住宿领域支持正餐服务、快餐服务、旅馆服务、旅游饭店服务等经营主体 [11] - 健康领域支持医疗卫生服务、健康促进服务、医药制造、医疗仪器设备制造等相关经营主体 [11] - 养老领域支持养老照护服务、老年医疗卫生服务、养老金融服务、老年用品制造等相关经营主体 [12] - 托育家政领域支持托育服务、家庭服务、洗染服务、理发及美容服务等经营主体 [12] - 文化娱乐旅游领域支持新闻出版、广播电视、文艺表演、游乐园、旅行社等相关经营主体 [13] - 体育领域支持体育竞赛组织、体育场地设施管理、健身休闲活动服务等相关经营主体 [13]
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政策实施方案印发
中国新闻网·2025-08-12 18: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