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年报预告释放盈利改善信号 经济复苏趋势明显
新华网·2025-08-12 14:16

文章核心观点 - A股上市公司2022年年报预告密集披露 超七成公司业绩预喜 多家公司经营稳健显韧性 释放盈利改善信号 机构普遍预计稳经济政策持续发力 经济复苏将是2023年主旋律 上市公司盈利有望回升 [1][7] 业绩预喜整体情况 - 截至1月13日 A股已有200余家公司披露2022年年报业绩预告 其中160余家公司业绩预喜 占比超七成 [2] - 共有180余家公司预计归母净利润同比实现正增长 超70家公司预计归母净利润同比翻倍 [2] - 电子城 京泉华 艾比森 天华超净 东睦股份预告归母净利润上限分别为2053.60% 677.79% 668.15% 646.68% 539.00% 位居前五 另有道明光学 立霸股份 高测股份 派能科技等多家公司归母净利润上限均超300% [2] - 电子城预计2022年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70亿元至6.80亿元 同比增长1388.52%至2053.60% 预计实现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4.30亿元至6.40亿元 同比增加1064.38%至1535.36% [2] 重点公司业绩表现 - 广汇能源预计2022年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13亿元至115亿元 同比增加62.97亿元至64.97亿元 同比增长125.86%至129.86% 创造了公司上市22年以来历史最好业绩 [3] - 贵州茅台预计2022年度实现营业总收入1272亿元左右 同比增长16.20%左右 预计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626亿元左右 同比增长19.33%左右 [3] - 宜安科技 米奥会展 雄韬股份等多家公司因行业迎来恢复期 加码新技术的投入和研发等 环比业绩大幅改善 预计2022年扭亏为盈 [3] - 米奥会展表示随着国内外会展行业迎来恢复期 企业的商贸需求得到释放 公司营收大幅增长 [3] - 雄韬股份长期以来高度重视新技术的投入和研发 对于钠电池项目已经有强大的团队在专项研究并取得重大进展 未来钠电有望成为公司新的业绩增长点 [3] 行业基本面分析 - 多行业基本面稳中向好 市场需求旺盛是公司业绩预增的主要原因之一 [4] - 京泉华预计2022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长527.25%至677.79% 报告期内全球新能源行业高速发展 市场需求旺盛 带动公司新能源领域业务高速增长 [4] - 聚和材料预计2022年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3.70亿元至3.90亿元 同比增加49.93%到58.04% 受益于行业双碳目标的稳步推进 光伏行业保持高景气度 银浆市场需求旺盛 [4] - 盛美上海预计2022年度营业收入比上年同期增长66.58%至78.92% 受益于国内半导体行业设备需求的不断增加 销售订单持续增长等因素 [5] - 公司预计2023年全年的营业收入将在36.5亿元至42.5亿元之间 基于半导体行业发展平稳 订单执行及市场开拓符合预期 国际贸易形势稳定等多因素 [5] 机构观点与投资主线 - 前海开源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表示从经济转型的角度来看 消费 新能源和科技互联网是经济转型最受益的三大方向 [5] - 新能源替代传统能源是大势所趋 2022年新能源经历了两轮大的调整 估值上已经变得相对合理 新能源的景气度依然较高 包括新能源汽车 光伏 风电 储能等四大赛道 行业景气度依然有望在2023年进一步提升 [5] - 中金公司研报称随着防疫政策优化 有较多细分领域未来业绩展望偏积极 药房 中药 电动两轮车等领域业绩有望超预期 [6] - 畜禽养殖受益价格反转 2022年盈利和现金流可能明显改善 生猪养殖 动保及饲料和制种业的业绩有望超预期 [6] - 在2022年业绩预告和快报披露阶段 结合年报业绩关注三条投资主线 受益经济修复和政策支持并且对政策相对敏感的领域 年报业绩超预期或环比明显改善的高景气领域 基本面面临拐点并逐渐触底回升的板块 [6] 2023年经济与盈利展望 - 机构普遍预计压制A股的各类风险因素都在逐渐释放 叠加稳经济政策持续发力 政策端有望持续释放利好 经济复苏将是2023年的主旋律 上市公司盈利也有望回升 [7] - 望正资产表示2023年A股市场有望逐步复苏 各行各业全面发力经济将会是主旋律 货币政策 财政政策相比2022年也会更加稳健 积极 [7] - 石锋资产称2023年整体经济形势将好于2022年 经济运行主基调可能会以渐进式弱修复为主 其中内需预计将成为经济主要增长点 经济修复的方向大体会沿着地产 消费两条产业链进行 [7] - 山西证券预计2023年宏观经济逐步回暖 消费场景及消费信心逐步恢复 2023年板块盈利及估值将逐步进入改善和修复通道 伴随线下消费场景逐步恢复 同时叠加成本端压力的缓解 餐饮供应链相关板块有望释放收入及利润弹性 [7] - 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院长田利辉表示2023年经济运行的积极因素在于疫情防控措施的优化 统一大市场的形成等 高科技 新能源和惠民生领域的有关企业2023年业绩有望实现高增长 [8] - 我国坚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 对于高科技等战略新兴行业和新能源等绿色低碳行业提供了政策支持和市场引导 高科技和新能源行业能够进一步实现快速发展 [8] - 近两年我国民生领域出现了一定程度的行业洗牌和重组 未来有望迅速复苏发展 航空 旅游等大消费行业领军企业有望在2023年进一步拓展发展空间 出现逆转式的大发展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