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持续落地 商业银行积极推进配套融资
新华网·2025-08-12 14:19

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规模与投向 - 人民银行支持国家开发银行和农业发展银行分别设立金融工具,总规模达3000亿元,用于补充重大项目资本金(不超过50%)或为专项债项目资本金搭桥 [2] - 金融工具重点投向三类项目:中央财经委员会明确的五大基础设施领域(交通水利能源网络型、信息科技物流产业升级、城市地下管廊、农业农村高标准农田、国家安全基础设施)、重大科技创新领域及其他专项债投资项目 [2] - 国家开发银行和农业发展银行于2022年7月下旬成立基础设施基金有限公司并完成首批资本金投放 [2] 金融工具杠杆效应与配套融资规模 - 3000亿元金融工具预计撬动超1万亿元配套融资,最高可达1.5万亿元,发挥商业银行资金在稳定经济中的杠杆作用 [3] - 基于重大项目资本金比例普遍20%(最低15%)及金融工具不超过资本金50%的规则,推算最高带动1.5万亿配套融资 [3] - 商业银行需及时调配信贷资源,通过审贷流程弹性化、贷款利率优惠等措施确保配套资金足额投放 [5] 商业银行配套融资实践与政策支持 - 农业银行于2022年7月31日在国开基础设施基金1.38亿元资本金到位后,第一时间投放苏台高速项目1.32亿元贷款,完成全国商业银行首笔基础设施基金配套融资 [4] - 农业银行为政策性银行基金支持项目匹配专项信贷政策,提供定价优惠,并通过绿色通道、联合会商机制提高审批效率 [5] - 部分商业银行主动对接国家发展改革委和政策性银行,推进项目早介入、早谋划、早见效 [6] 金融工具对基建投资与经济增长的意义 - 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释放加大基建投资稳定经济增长的信号,解决项目资本金短缺问题 [2] - 金融工具通过促进投资增长和项目推进,推动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进行融资,发挥稳定经济大盘的杠杆作用 [3] - 基础设施基金作为逆周期调控工具,在下半年及时发力推动宏观经济回归合理区间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