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交所设立一周年成效总结 - 北交所成功开市并平稳运行 基础制度搭建完成 融资交易功能不断强化 实现稳起步 [1] - 打造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主阵地取得初步成效 企业、制度、文化和生态等要素不断集聚 [1] 企业支持成效 - 上市公司达110家 中小企业占比77% 民营企业占比90% 战略新兴产业和先进制造业占比超八成 [2] - 覆盖工业材料、信息技术、医药健康、"双碳"和消费等多元细分创新领域 [2] - 23家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2家获国家科技进步奖 平均研发强度4.6% 是规模以上企业3.3倍 [2] - 公开发行累计融资超235亿元 平均每家2.1亿元 有效助力企业提高技术和核心竞争力 [2] 制度创新与市场生态 - 构建契合创新型中小企业特点的制度安排 以试点注册制为牵引 [2] - 落地转板机制 打通与沪深市场衔接 向区域股权市场辐射 [3] - 760余家区域性股权市场企业申请新三板挂牌 [3] - 合格投资者超513万户 是设立前近3倍 500余只公募基金布局 VC/PE加大投入 [3] - 社保基金、保险资金、QFII/RQFII均已入市 112家证券公司深度展业 [3] - 21家商业银行对接探索普惠金融新路径 与66个省市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3] 市场运行特征 - 日均成交10.29亿元 较精选层阶段提高167.17% [7] - 83%公司市值低于15亿元 投资者以合格个人和机构为主 交易低频理性 [6][7] - 新股首日7成上涨 平均涨幅69.97% 首日后月度涨跌幅平均5.34% [7] - 形成按需、小额、多次接续融资机制 挂牌阶段平均进行2次定向发行 单次融资5000万元左右 [5] 未来发展举措 - 研究降低交易成本 适时推出北交所指数 推进交易机制创新 [8] - 聚焦规模积累 完善融资交易功能 健全产品体系 发挥"主阵地"辐射作用 [8]
北交所设立一周年 打造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主阵地初见成效
新华网·2025-08-12 1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