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框架与制度设计 -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动个人养老金发展的意见》确立第三支柱养老保险基础制度框架 [2] - 个人养老金资金账户资金可用于购买储蓄存款、银行理财、商业养老保险、公募基金等金融产品 [2][3] - 参加人须为中国境内参加城镇职工或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的劳动者 缴费完全由个人承担并实行完全积累 [6] - 个人养老金年度缴费上限设定为12000元 体现制度低门槛和普惠性特征 [6] 资金规模与市场影响 - 个人养老金制度有望为资本市场带来每年千亿元增量资金 [3][4] - 居民储蓄存款近100万亿元 多数为短期存款 可转化为长期资本 [4] - 税收优惠政策采用EET模式(缴费投资环节免税/领取环节征税)可提升投保意愿 [7] - 税收优惠力度增强有望刺激缴费需求 海外市场表明"税收优惠+个人账户"是主流设计 [7] 投资标的与产品特性 - 可投资金融产品需满足运作安全、成熟稳定、标的规范及侧重长期保值等要求 [3] - 产品类型包括银行理财、储蓄存款、商业养老保险、公募基金等四类 [2][3] - 个人养老金投资兼顾安全性与盈利性 可满足不同理财需求 [4] 监管与基础设施 - 证监会将制定个人养老金投资公募基金配套规则 完善基础设施平台建设 [3] - 需加强公募机构从业人员监管 实施投资者风险测评 不满足条件者禁止投资 [4] - 需保障养老金投资运作安全规范 提升管理人管理能力和规范化运作水平 [3] 长期意义与体系完善 - 个人养老金制度健全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 促进养老保险制度可持续发展 [6] - 推动短期"资金"转为长期"资本" 有助于拓展投资渠道和维护金融稳定 [4][6] - 资本市场助力养老金分享实体经济发展成果 实现长期保值增值 [2] - 个人账户可设置有限条件下的提前支出机制(如重大疾病、首套购房等) [8]
个人养老金制度落地 部分居民储蓄有望转为股市长线资金
新华网·2025-08-12 1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