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规核心内容 - 证监会正式发布《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人监督管理办法》及配套规则 标志"一参一控一牌"政策落地 即同一主体在参股一家基金、控股一家基金基础上可再申请公募牌照[1] - 新规适度放宽同一主体持有公募牌照数量限制 在坚持"一参一控"前提下允许同一集团下证券资管子公司、保险资管公司、银行理财子公司等专业资管机构申请公募牌照[2] - 新规对券商资管构成重大利好 允许已控股基金公司的券商资管子公司申请公募牌照 有利于存量大集合产品转为公募基金并提升主动管理规模[3] 券商机构准备情况 - 目前基金管理人总数154家 包括138家基金公司、8家券商资管、6家券商及2家保险资管[4] - 14家券商系持牌机构包括东兴证券、国都证券等 头部券商如中信证券、招商证券等此前受限于"一参一控"尚无公募牌照[4] - 中信证券已控股华夏基金 新规下具备申请公募牌照资格 2021年8月通过设立资管子公司议案 经营范围包含公募业务[4] - 中信建投证券100%持股中信建投基金 拟出资不超过25亿元设立资管子公司 经营范围包括公募业务[5] - 国信证券、国联证券计划成立资管子公司 中信证券等6家券商设立资管子公司事项正在审批中 部分目的为获取公募牌照[6] 业务影响与盈利贡献 - 公募牌照扩容将为券商带来新业务增量 头部基金公司盈利能力持续提升 参控股大型公募基金的券商最为受益[1] - 公募业务对部分券商利润贡献显著 2021年汇添富基金及东证资管对东方证券净利润贡献占比达48.8% 景顺长城基金对长城证券贡献43.3% 创金合信基金对第一创业贡献42.7%[6] 行业转型挑战与优势 - 券商资管长期从事私募业务 公募运作模式完全不同 面临投研积累不足、品牌建设滞后、客户渠道缺乏等后发劣势[7] - 部分券商将以投研为抓手打造符合公募要求的投研体系 利用私募阶段积累的定制化服务经验推动产品创新[7] - 券商资管相较于银行、保险、信托等机构 在股东背景、企业文化方面与公募基金最接近 激励机制实施更具优势[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