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届上海国际文学周上 中外作家畅谈“古典” 古典不“古” 每次阅读都是新生
解放日报·2025-08-13 09:35
活动概况 - 第十二届上海国际文学周作为上海书展特色子单元 自2011年创立以来已邀请300多位中外作家学者 包括4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1] - 本届论坛在虹口区雷士德工学院举办 聚集爱尔兰 瑞典 马来西亚 美国 英国 韩国 德国等多国嘉宾及中国作家学者近30人[1] - 活动设置上下半场学术主持 围绕"流变与转化中的古典"主题展开讨论[1] 文学价值探讨 - 古典文学展现跨越三千年的人性内核共通性 现代表达方式更开明便捷但人性本质未变[2] - 经典作品通过反复拆解与重织获得生命力 如《奥德赛》到《尤利西斯》的现代改写体现借时间文化与个体洞见的棱镜实现新生[2] - 《红楼梦》管理智慧可应用于现代企业 贾府管理结构包含精神领袖 强势CEO和柔性管理 警示企业需具备危机意识[3] 活动影响力 - 未来六天将举办50多场文学活动 涵盖诗歌之夜 文学对谈和签售分享 场地包括上海展览中心 思南文学之家 建投书局等六大文化场所[3] - 首次采用网络直播扩大辐射范围 并设立乌镇分会场实现三位外国作家与当地读者互动[3] - 活动成为中国读者了解世界文学的窗口 也成为上海和中国向世界开放的窗口 吸引外国嘉宾延长停留时间并访问多座城市[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