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马斯克旗下脑机接口公司,最新进展!6月初刚获6.5亿美元融资
证券时报网·2025-08-13 13:51

Neuralink最新进展 - 公司目前拥有7名受试者 包括4名脊髓损伤患者和3名肌萎缩侧索硬化症患者[1] - 所有受试者均已植入N1脑机接口设备 能够实现意念控制计算机 完成文字输入 网页浏览 邮件处理和游戏操作[1] - 有患者通过该技术从事专业工作 如使用CAD设计软件进行绘图和设计[1] - 公司于今年6月完成6.5亿美元E轮融资 投资方包括方舟投资 德丰杰成长基金 创始人基金 光速创投 红杉资本和兴盛资本[1] - 融资资金将用于加速脑机接口技术普及和设备创新 深化生物智能与人工智能连接[1] 脑机接口技术发展 - 自2023年8月D轮融资后 公司在美国 加拿大和阿联酋的顶尖神经外科机构启动临床试验[2] - 技术可连接神经元数量和大脑区域范围大幅扩展[2] - 脑机接口技术通过检测解码大脑神经信号 实现人脑与外部设备直接通信[2] - 按信号采集方式分为侵入式 半侵入式和非侵入式三类[2] 市场规模预测 - 2023年全球脑机接口市场规模达19.8亿美元 预计2028年突破60亿美元 五年复合年增长率25.22%[2] - 中国当前市场规模约10亿元人民币 占全球份额不足10%[2] - 预计2040年中国综合市场规模将超1200亿元 年均复合增长率约26%[2] - 非侵入式技术占当前市场86%份额 侵入式技术具有高壁垒和巨大潜力[3] 政策支持动态 - 国家药监局就非侵入式脑机接口医疗器械国家标准公开征求意见 规范性能指标和测试方法[4] - 3月31日发布政策提出优化特殊审批程序 加强人工智能和生物材料产品注册指导[5] - 政策明确支持基于脑机接口技术的医疗器械产品 加强脑机接口柔性电极等新型材料标准化研究[5] - 北京行动方案提出2030年培育3-5家全球影响力科技领军企业和100家左右创新型中小企业[5] - 上海行动方案目标2030年前实现高质量控脑和全面临床应用 打造全球产品创新高地[6] 行业发展前景 - 技术打破人类传统控制界限 带动医疗+消费特定场景技术变革[3] - 设备与实际场景结合将产生市场规模放大效应 中国产业规模有望突破千亿元级别[3] - 标准化建设有助于促进国际合作 提高监管效率和降低监管成本[4] - 统一测试方法标准可规范产业发展 促进健康有序的市场竞争[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