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聚焦 | 风口之上,“谷子”质量如何保证?
新华社·2025-08-13 21:59
行业市场规模与增长 - 中国“谷子经济”市场规模在2024年达到1689亿元,预计到2029年将超过3000亿元 [1] 行业产品质量问题 - 产品存在质量良莠不齐问题,具体表现为污渍、掉漆、严重色差、弯折破裂、材质缩水、尺寸不足、印刷模糊和颜色黯淡 [2] - 部分产品被怀疑含有过量的甲醛等有害物质,消费者接触后可能出现头晕等不适症状 [2] - 产品消费群体以年轻人和未成年人为主,有害物质长期接触可能对人体造成伤害 [2] 生产环节风险 - 非正规来源产品为降低成本使用不合格原料,可能含有过量甲醛、重金属等有害化学物质 [4] - 部分产品生产过程中缺乏严格质量检测,存在质量不稳定、易燃、易爆等安全风险 [4] 销售环节问题 - 部分销售商因产品利润空间大而销售无合格证的“三无谷子” [5] - 市场上存在包装简陋、缺乏产品质量保证的“药丸谷子”等产品 [5] - 未成年人好奇心强且鉴别能力差,为不法商家提供了可乘之机 [5] 监管现状与挑战 - 新兴网红玩具产品因标准缺失存在监管盲区,商品属性认定和法律标准适用缺乏成熟经验 [7] - 部分产品如AI对话玩具、玩具笔等,在归类上边界模糊,缺乏针对性的质量标准 [7] 质量安全改善措施 - 市场监管部门已将“谷子店”纳入日常监管,要求产品符合产品质量法,部分玩偶类产品需获得CCC认证 [9] - 建议尽快研究出台产品或行业标准,并对校园周边商店、文具店及批发店等重点场所加强监管和抽查 [9] - 电商平台需加强对商家的准入审核,要求定制类商家提供生产工艺说明、原材料来源证明及质量检测报告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