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小马大车”为“轻车壮马”(评论员观察)
人民日报·2025-08-14 05:50
基层减负政策与措施 - 全国3.8万个乡镇(街道)已全部编制完成履职事项清单,形成基本履职事项清单、配合履职事项清单、上级部门收回事项清单3张清单 [1] - 通过明确权责划分,将基层“接不住”的担子收回,例如将“负责低保对象的审核”改为“负责低保对象的初审工作”,以厘清基层权责 [1] - 政策制定强调“接地气”,设立信息直报点直接收集基层对松绑减负的意见建议,以找准症结解决问题 [3] 技术赋能与效率提升 - 山东济宁兖州区龙桥街道府佑社区利用智慧社区平台,使商户消防器和从业人员健康证信息排查工作从原来2天缩短至2分钟完成 [2] - 江苏推进基层高频事项“一平台办理”改革,将多个省级部门系统融入政务服务平台,基层工作人员不必反复登录不同系统 [2] - 技术应用实现减负增效双向发力,为基层干事创业拓空间、挖潜力 [2] 资源整合与协同治理 - 江苏徐州市建立市县行政编制“周转池”制度,推动编制跨地区、跨部门、跨层级流转配置,以人员流动缓解人手紧张 [2] - 安徽淮北市相山区组建公益联合体,链接供电公司志愿者服务队、公益协会、医院等资源,凝聚多元力量减轻社区资金压力并满足居民需求 [2] - 通过人员打通流动壁垒和部门加强业务协同,盘活资源提升效率,为减负持续护航 [2] 调研指导与因地制宜 - 中央和各省区市组建调研指导组,在拟定清单时立足乡镇(街道)实际,结合其工作特点,实行一地一策加强指导服务 [3] - 调研指导组与基层干部逐条逐项过单子,旨在摸清真情况、了解真需求、聚焦真问题,提升减负工作的科学性、针对性和有效性 [3] - 该方法强调从实际出发,用好调查研究传家宝来破解“小马拉大车”问题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