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治疗的12个常见误区 一次说清楚
央视新闻·2025-08-14 09:19
高血压治疗常见误区 - 无症状高血压仍需治疗 持续高血压会对心脑肾等靶器官造成严重损害 一旦确诊应积极干预[1] - 血压正常后不可随意停药 停药易导致血压反弹 增加心肌梗死和脑梗死等并发症风险 需长期甚至终身服药维持血压平稳[3] - 抗高血压药无依赖性 属于非成瘾性药物 但患者因疾病原因需长期用药控制血压 药物不良反应远小于高血压本身危害[4] 药物选择与使用原则 - 好药指长效抗高血压药 可24小时平稳降压 短效药仅适用于突发性血压增高 长期使用易引起血压波动[6] - 降压需遵循缓慢平稳持久适度原则 除高血压急症外不可快速大幅降压 以免引发脑灌注不足等意外[7] - 选择理想药物需长期观察验证 只要能保持血压稳定且无显著不良反应就应坚持服用 避免频繁更换药物[10] 血压监测与诊断标准 - 单次血压测量不能确诊高血压 需连续测量非同日的3次血压值 均高于140/90mmHg才可判断为高血压[9] - 自测血压不宜过于频繁 否则可能加重焦虑情绪导致血压不稳定[9] - 血压非越低越好 短时间内降压过低会降低重要脏器血液灌注 导致脑血栓等风险[16] 治疗方式与医疗指导 - 保健品降压功效未经科学临床认证 盲目使用会延误治疗[13] - 除高血压危象等急症需静脉输液外 一般高血压应选择长期口服药物治疗 无需输液[14] - 高血压患者需定期到医院复查 即使血压稳定也需观察药物不良反应及对靶器官的影响[17] 个体化治疗方案 - 不可照搬他人用药经验 高血压病因复杂且个体差异大 擅自用药存在安全风险 应在医生指导下根据处方正规治疗[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