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核心观点 - “1+6”基础规则体系的发布构建了全国统一电力市场的制度骨架,是电力市场化改革的关键里程碑,实现了从局部循环到全国流通的重大突破 [1][4] - 该体系在系统性、准入便捷性、交易流通性、信息透明度等多个维度实现根本性突破,为构建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电力市场体系提供核心制度保障 [1] - 体系最具创新性的设计在于其与我国多层次多品类多主体电力市场架构深度耦合,实现了全国一盘棋与激发各市场能动性的统一 [7][8] 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设的必要性 - 建立统一电力市场基础规则制度是落实国家关于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重大决策部署的必然要求 [2] - 统一规则是实现电力资源在全国范围内优化配置的根本保障,是电力商品流动的“车同轨、书同文” [2] - 2024年全国电力市场交易电量达6.18万亿千瓦时,占全社会用电量比重62.7%,但各地存在规则不统一等问题制约资源优化配置 [3] “1+6”规则体系的重大突破 - 统一蓝图绘到底,实现市场规则体系从零散碎片到系统完备的跨越,是制度层面从0到1的体系性突破 [4] - 统一清单管准入,推动建立全国一张清单管理模式,实现注册业务一站式办理,是市场注册领域从有到优的重要升级 [4] - 统一范式促交易,明确中长期、现货和辅助服务市场的统一范式,促进资源由局部循环向全国流通转变 [5] - 统一标准作披露,实现信息披露在格式、平台、时限等方面的标准化,是信息披露领域从有到优的重大革新 [5][6] - 统一模式统结算,提出计量结算多主体全流程管理规范,有效解决结算不及时等问题,是结算环节从有到优的重要提升 [6] 最具创新性的规则设计 - 基础规则体系与我国多层次多品类多主体电力市场架构深度耦合,形成精准咬合的齿轮效应 [7] - 《电力市场运行基本规则》作为统领多层次市场的基础,明确了各市场的边界和功能定位 [7] - 中长期、现货、辅助服务三大主干规则分别发挥压舱石、晴雨表和调节器作用 [7] - 信息披露、市场注册、计量结算三大支撑规则实现对电力市场的标准化赋能,使多层次市场数据互通、主体互认 [7] - 基础规则定方向、主干规则赋功能、支撑规则保运行的逻辑,构建起独特的电力市场治理模式 [8]
构建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为何基础规则必须先行?
中国电力报·2025-08-14 1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