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治理科技创新 - 科技成为生态治理和绿色发展的关键支撑 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2] - 多地以科技创新为抓手 在生态修复和环境治理领域打出组合拳 提升绿色发展动能[2] 巢湖蓝藻治理技术 - 巢湖作为中国五大淡水湖之一 曾面临严重蓝藻污染问题[4][5] - 传统人工打捞方式费时费力且效率有限 日处理能力受制约[6] - 通过集成地理信息系统和卫星遥感技术 构建数字巢湖系统平台 实现水环境和蓝藻的实时监测预警[7] - 采用深井控藻平台技术 配合3公里围隔形成离岸防线 日处理蓝藻能力达78.6万立方米[7] - 环巢湖区域已建成8座深井控藻平台 显著提升治理效率并降低人工劳动强度[7][8] 沙漠治理技术突破 - 宁夏中卫市沙坡头区采用草方格与人工蓝藻结皮技术治理腾格里沙漠[14] - 人工蓝藻结皮形成类似沙漠面膜的灰色物质 能有效固定沙面并促进生态系统恢复[16] - 蓝藻具备干而不死的特性 遇水即可复活繁殖 且结皮形成后无需后期管护[16] - 科研团队精选7种优势荒漠蓝藻种 实现人工培育 将自然结皮形成时间从10年缩短至1-2年[16] - 通过将蓝藻液转化为固态运输 突破沙漠腹地运输难题 技术已推广3600亩[17] 生态监测技术应用 - 青海省建立青海生态之窗远程视频监测管理系统 实现对三江源等生态敏感区实时高清监测[20] - 观测点位从6个增至76个 覆盖长江流域青海段等典型区域 实现远距离大范围全方位监测[21] - 生态管护员配备智能定位系统 可清晰呈现巡护区域和线路 提升工作效率和安全性[24] - 科技助力使雪豹 藏羚羊 斑头雁等珍稀野生动物数量显著回升[24] 治理成效与理念 - 治理方式从传统人工转向科技赋能 实现水清岸绿的生态回归[10] - 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生命共同体理念 通过科技创新建设美丽中国[11][19] - 科技重塑人与自然关系 实现从沙进人退到人沙和谐的生态质变[19]
习近平总书记关切事丨生态守护亮“新”技
新华社·2025-08-14 2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