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灾减损,农户能用这些保险(信息服务台)
人民日报·2025-08-15 06:10
当前受灾地区赔付情况 - 内蒙古保险机构支付赔款3.89亿元,覆盖14.73万户农户,借助无人机与人工智能定损技术快速核定损失 [2] - 北京政策性农业保险1-5月累计保额达8.2亿元,承保种植业10.73万亩、养殖业18.77万头,截至8月11日受理暴雨报案7085件,其中农险377件,已赔付191件 [2] - 河北农业保险受理报案估损1.58亿元,已赔付4074万元,采用卫星遥感、无人机和实地查勘结合方式提高效率 [3] 农业保险产品体系 - 中央财政为种植、养殖、森林3大类16项大宗农产品提供保费补贴,并通过以奖代补政策支持地方特色农产品保险 [4] - 各地推出气象指数保险、价格指数保险及农房、农机、高标准农田专属保险,农房巨灾保险重点在灾害易发区推广 [4] - 农机具保险创新案例包括浙江余姚线上投保农机、山东济南灵活期限"农机保"、河北邯郸政策性农机保险含三级财政补贴 [5] 农业保险技术应用与规范 - 遥感、大数据、物联网技术助力降本增效,但缺乏标准导致定损精度存疑,行业发布水稻等4类作物遥感应用规范以提升核验与评估准确性 [6][7] - 数据共享机制需推进,包括土地承包流转、种植养殖、气象灾害等数据在安全前提下共享,以支持保险理赔 [7] 行业理赔问题与监管要求 - 存在拖赔惜赔、平均赔付、协议赔付等问题,地方政府不得干预正常承保理赔或要求无灾赔付、减免保费 [7] - 保险公司需分险种制定理赔周期阈值,实现精准理赔,避免破坏农业保险生态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