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南京生态好 候鸟变“留鸟”
南京日报·2025-08-15 08:19

生态环境改善成效 - 南京近10年来夏天首次发现东方白鹳繁殖记录 显示南方湿地生态环境已能满足珍稀物种繁殖需求[1][7] - 固城湖通过退圩还湖生态工程实现湖面扩容6.11平方公里(相当于增加一个西湖) 实施十年禁捕并建设生态安全缓冲区[7] - 湿地密植芦苇水草 清理水上餐饮 形成"水清岸绿、鱼翔浅底"的优质栖息环境[7] 生态与经济协同发展 - 高淳区2023年上半年旅游总收入达121.81亿元 同比增长13.52% 累计接待游客1009.5万人次 同比增长9.9%[8] - 生态环境改善吸引年轻人返乡开展科技养殖和发展生态精品民宿 实现"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8] - 当地成立自然学校开展生态教育 每周有城区儿童参与自然认知活动 培养新一代环境保护意识[5][8] 物种行为模式变化 - 东方白鹳连续3年在固城湖湿地筑巢繁殖 2022年繁殖4只幼鸟 2023年夏季首次停留未迁徙[4][5][7] - 该物种传统繁殖地在东北及俄罗斯远东地区 通常9-10月南迁 次年春季返回北方 现今因南方食物充足及巢木资源丰富而改变迁徙习性[7] - 鸟类滞留现象印证湿地生态系统完整性提升 柱状巢木(高30米)及禁飞无人机等保护措施提供繁殖保障[3][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