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揭开雄安深厚的历史底蕴“长安二千三百里——雄安古州城遗址考古成果展”在中国考古博物馆开展

考古发现与文物价值 - 唐代龙首作为脊兽出土 经半年修复后恢复原貌 体现唐代建筑艺术和高等级建筑脊饰实物价值[2][11] - 陶量外壁刻有"都乡定里"铭文 容积2067毫升相当于汉代一斗 实证古州城为汉代鄚县县治所在[4][9] - 唐代灰陶纺轮大量出土 反映隋唐时期河北地区纺织业高度发达[12] 遗址规模与历史沿革 - 古州城遗址为汉唐鄚县县治和唐代鄚州州治遗址 历史沿革长达2000余年 是燕云十六州城址之一[8][10] - 考古勘探面积累计30余万平方米 发掘面积2600平方米 揭示内外双重城址布局和汉唐五代时空框架[8] - 遗址现存5-8米夯土城墙 为雄安新区保存最好且历史沿革最清晰的千年古代城址[10] 文化意义与学术价值 - 出土文物展示中华文明开放包容多元一体特质 如两地瓦当纹饰体现文化传承与创新[15][16] - 遗址实证雄安新区8000年历史文脉 对研究冀中地区古代州县城市发展和社会变迁具有重大学术意义[8][10] - 龙首修复采用三维扫描和虚拟拼接等前沿科技 入选实验室2025年度首场重大成果发布名单[11][12] 经济与产业考证 - 文献记载唐代河北河南为重要丝绸产地 莫州以进贡绵为主 租庸调中以绢绵为调[13] - 河北定州何名远"家有绫机五百张" 反映唐代丝织业规模化生产 可能属丝绸之路来华的粟特人[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