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调查丨在日本,南京大屠杀历史缘何被选择性遗忘
新华网·2025-08-15 08:40
日本社会对南京大屠杀的认知现状 - 日本民众普遍对南京大屠杀历史缺乏了解 受访者中仅一名60岁老人提及屠杀画面 多数人表示不清楚具体内容或存在错误认知(如铁路炸弹、强迫劳动等)[1] - 年轻一代认知偏差显著 女中学生将事件错误关联至铁路炸弹或劳工虐待问题[1] - 系统性历史教育缺失导致正确认知群体萎缩 80多年后保持正确历史认知的日本民众越来越少[1] 日本历史教育体系中的表述倾向 - 教科书采用模糊化表述策略 强调屠杀人数存在"10多万至20万"、"4万到5万"等争议 同时记载中国政府主张的30万人以上数据[2] - 右倾出版社教材选择性忽略暴行细节 部分版本完全删除南京大屠杀相关内容 转而质疑远东国际军事法庭裁定[2] - 通过学术争议转移焦点 以"无法逐具清点尸体"为由否定整体事件真实性 进而挑战东京审判结论[2] 史料收集与国际认证进展 - 民间史料征集成果显著 日本僧人大东仁20年间收集近4000份史料 包括《战斗详报》《阵中日志》等军方原始文件[3] - 海外华人持续捐赠重要证据 美籍华人鲁照宁2004年至今捐赠2100余件史料 含未公开的日军中将相册及《生活》杂志历史照片[4] - 核心史料获国际权威认证 2015年《拉贝日记》《马吉摄影胶片》等一手资料入选《世界记忆名录》 成为全球共同记忆[5] 历史修正主义的系统性运作 - 政府层面推动历史叙事修改 自岸信介时期开始系统化翻案 政府官员刻意使用"进入中国"等替代性表述[1] - 教育体系实施内容改造 2012年后中小学教材被大量修改 通过绘本、漫画等多媒介传播质疑论调[1] - 学术机制成为否定工具 利用"尸体清点"等方法论争议构建否定逻辑链 从根本上挑战事件真实性[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