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青山复绿“金山”来
大众日报·2025-08-15 09:13

古枣树挂上了专属"身份证" 一场大雨过后,乐陵市朱集镇的千年枣林景区里,一串串小枣翠绿饱满。一棵棵枣树上挂着专属 的"身份证",记录了枣树的保护级别、编号、科属、树龄等信息。 这是山东探索"两山"转化的缩影。今年8月15日是第3个全国生态日,也是"两山"理念提出20周年。 山东将"两山"理念植于发展脉络,已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32个、"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 创新基地11个,数量位居全国前列。近日,记者深入全省多地,采访"点绿成金"的山东实践。 "我们对百年以上的枣树进行挂牌保护,便于采取针对性管护措施,也帮助公众识别并了解这些珍 贵的自然资源。"朱集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孟洪沁告诉记者,千年枣林景区是全国最大的千年原始人工 结果林,有千年枣树1400余棵、500年枣树1.4万余棵。为保护这些"绿色化石",当地开展金丝小枣种质 资源库建设,划定金丝小枣核心区、保护区,对百年以上古枣树进行挂牌保护。 生态保护需要人人尽责,成果也要惠及于民。在济南佛慧山景区游客服务中心,正在纳凉的刘阿姨 道出了这份"获得感":"这里环境好,散步累了能免费吹吹空调、喝口水,我们老姐妹每天来这儿聚会 聊天。" 走进蒙阴县桃墟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