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贵文物汇聚日本投降展区,今天来中国抗战馆重温胜利记忆
文章核心观点 -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展览展示中国战场转入战略反攻并取得伟大胜利的历史转折点 [1] - 通过珍贵文物、影像和数据呈现中国共产党领导抗日武装力量发展壮大及最终迫使日本投降的过程 [2][3][4] - 强调抗日战争胜利对中华民族复兴的历史意义及全民欢庆胜利的场景 [14] 展览内容与历史事件 - 展览第七部分"伟大胜利 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历史转折点"聚焦中国战场战略反攻阶段 [1] - 展出日本投降历史照片、《大公报》"日本投降矣"头版、受降仪式邀请信等一级文物 [5][7][12] - 呈现1945年8月9日毛泽东《对日寇的最后一战》声明及8月11日中共中央关于受降决定的珍贵文件 [4] 抗日武装力量数据 - 中国共产党领导兵力从1937年92000人增长至1945年1318294人,增幅达13倍 [2][3] - 各解放区民兵1945年达2687698人,民众积极参与参军作战 [3] - 作战次数累计超12万次,歼灭日伪军数量显著增长 [3] 关键历史节点 -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广播《终战诏书》宣布无条件投降 [5] - 1945年9月2日东京湾"密苏里"号军舰上日本政府签署投降书,中国代表徐永昌签字 [9] - 1945年9月9日南京举行中国战区受降仪式,盟国代表及近千人见证 [11][12] 文化与社会反响 - 作曲家晓河创作《反攻进行曲》鼓舞士气 [4][6] - 陈歌辛创作《恭喜恭喜》原为庆祝抗战胜利而非拜年歌曲 [14] - 《大公报》记者朱启平《落日》报道称签字"洗净中华民族七十年奇耻大辱"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