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哈根达斯与星巴克踏入同一条河流
观察者网·2025-08-15 10:16

哈根达斯与星巴克中国市场现状 - 哈根达斯母公司通用磨坊考虑出售在华冰淇淋门店业务,潜在交易金额5亿-8亿美元,附带商标授权[1] - 星巴克中国评估超过20家机构投资者,计划出售70%股权(每家不超过30%),保留30%股权[1] - 2025年哈根达斯中国门店数量缩减至250余家,较巅峰时期减少近四成[16] - 星巴克中国同店销售额增长2%,但交易量增长6%,显示业绩回暖依赖降价策略[28] 品牌历史与高端定位策略 - 哈根达斯1996年进入中国,定位"高端进口",单球售价25元(当时职工月均工资500元)[2][3] - 采用全进口原料+奢华门店策略,旗舰店装修成本超百万,70%门店分布在一线及新一线城市[3][5][6] - 星巴克1999年进入中国,初期通过合资模式运营,2006-2017年逐步收回直营权,选址毗邻奢侈品牌[6][8] - 两者通过"第三空间"概念塑造精英消费符号,2017年哈根达斯中国销售额占全球业务近半[5][8] 市场环境变化与竞争压力 - 新式茶饮(35元/杯)2015年后冲击两者基本盘,瑞幸"九块九"策略加速市场份额流失[9][11] - 哈根达斯2017年开始从商场一楼撤至负一层,2022年转向零售/电商渠道,2023年发力即时零售[10] - 星巴克中国市场份额从2017年42%降至2024年14%,2022年启动下沉战略计划新增3000家门店[11][12] - 2024年中国冰淇淋市场规模1835亿元,Gelato品类增速10%,Godiva等新竞品定价更高(55-59元)[23] 战略调整与资本运作 - 哈根达斯2024年进驻15个低线城市,但面临产品创新不足(仅8种口味)和本土化缺失问题[13][21] - 星巴克2025年首次大规模降价,加码县域市场(已进入17个县级市),拓展非咖啡饮品场景[12] - 通用磨坊2025Q3国际销售额降3%(主因中巴市场),哈根达斯中国客流量两位数下滑[20] - 潜在买家关注哈根达斯门店网络价值,星巴克吸引KKR/高瓴/华润等20家机构竞购[20][28]